掌握人性,才能贏得職場

紅人領導 / By 小紅編
最近會晤了一位外商高階主管,有幸向他請益其近30年的職涯歷程,受益匪淺。
這位前輩從基層業務助理一路做到亞太區總監,他說「回望這段路,說是努力?當然要;說是運氣?也有。但真正讓我脫穎而出的,不是比別人聰明或勤勞,而是我更早懂得:職場是一場賽局。」
簡單來說,賽局理論是一門研究「在互動情境中,個體如何做出最有利決策」的學問。就是在每個人的行動都會影響彼此結果的情境下,如何預測他人行為、選擇如何因應,並讓自己取得最大利益。
職場不是靠實力取勝,而是靠「人性」平衡
這位前輩繼續說:年輕時我太天真,以為只要會做事、績效好就能被看見,直到升遷名單上不是我,而是那位常陪主管喝咖啡、會議上幫老闆打圓場的同事。我曾氣憤難平,但後來我懂了,這不是拍馬屁,而是賽局裡的「互惠策略」。
他懂得滿足上司的人性需求 ── 被支持、被理解、有安心。而我那時只滿足了KPI,卻忽略了人心。職場關係也會一報還一報,你若只談績效、不懂人情,就永遠打不贏長局。
真正成熟的職場高手,不是壓抑人性,而是懂得順著人性設局、引導人性共贏。懂得人性的人,知道「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、被尊重、被信任」。掌握人性平衡,是一種能力 ── 懂得何時強硬、何時退讓;何時講道理、何時看情面;何時堅持原則、何時保全關係。這樣的人,在任何賽局中都不需用力硬爭,只需用心拿捏;他知道,贏得人心,才是職場上最穩定的勝局。
對上要懂「賽局」:滿足權力者的安全感
升上主管後,我學會一件事:上司要的不一定是最有能力的下屬,而是最可靠的夥伴。在賽局理論裡,領導者的本能是「降低風險」。他希望團隊聽得懂話、能預先準備、不製造麻煩。
所以我謹守三個「對上管理」策略:
1️⃣示主動,回報關鍵
別讓你的主管從別人口中得知壞消息,你要主動預警,回報他需要掌握的進度,讓他有總攬全局的安全感,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礎。
2️⃣給選項,不給問題
別問「怎麼辦?」要問「你希望採A方案還是B方案?」並清楚分析A方案和B方案的優點、缺點、風險,幫主管「減少決策成本」。
3️⃣表心跡,支持前行
你的主管,也有他的主管;你要與他同心,達成他的KPI、適時為他解圍,讓他在他的主管面前被肯定、被信任,成為他職場成功的有力後盾。
懂這三招,不是逢迎,而是賽局互惠的智慧,你讓他贏,他就會帶你一起贏。
對下要懂「誘因」:讓人想要和你一起贏
很多主管以為當上主管就能「管人」,錯了;你不能逼人,只能「設局」。我常對部屬說:「我不要求你聽話,我只在乎你願不願意跟我一起贏。」為什麼?因為人都會衡量「這樣做,對我有什麼好處?」設局誘因,讓他看到努力的報酬、學習的成長、被尊重的價值。
三個關鍵誘因,是我管理20年不變的原則:
✔️公平感
在賽局中,若規則不公平,玩家就會退出遊戲,職場亦然。同樣的努力,應有對等的回報。
✔️存在感
主管要善於讚賞、及時回饋,讓人知道他的貢獻被看見、被需要,他就會願意繼續「上場」。
✔️成就感
賽局的魅力在於挑戰與回報的正循環,打造「我又進級了」的價值,提升持續成長的內在動力。
當這三個心理條件被滿足,團隊不只是「被你管理」,而是「跟你同一陣線」。
我帶過許多新手主管,我最常叮嚀的是:「別急著讓人覺得你厲害,要先讓人覺得和你合作愉快。」太多新主管急著顯能,以為這樣是展現能力,其實是在破壞信任。另一個年輕人的通病,不是能力不夠,而是「太快忘記誰幫過你」;一升職就切割前主管、抹去曾經的提攜,彷彿成功理所當然,全靠自己。職場這種人,我見太多了,別忘記,那些幫過你的人,有一天仍能決定你在另一個賽局的機會。別因短視而斷了自己的人脈,真正的贏家,不是贏在一時,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,是成熟職場人的底線與格局。
結語:洞察人心是最高階的職場能力
我常告訴主管們:「當你看懂人心的局,才能下好管理的棋。」懂人,才能懂管理,不是權謀,而是理解、交換、平衡。用誠意換信任,用智慧換合作,用格局換未來。
在職場的長局裡,贏了當下不算什麼,能讓對手成為盟友、讓主管沒有你不行、讓部屬相挺追隨,才是賽局裡最漂亮的勝利,也是最不敗的競爭力。
▸ 職場這條路,紅人學院陪你前行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