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人的超能力 舞動『韌性』魔法棒
紅人咖啡 / By Sharon 洪淑姮
當工作和生活的重擔,讓我們喘不過氣 ; 或當挫折和打擊接踵而至,我們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的能力,質疑真的還要這樣繼續下去嗎?是什麼讓有些人能在逆境中屹立不倒,在跌宕起伏中還能書寫傳奇?答案就藏在一個神奇的詞彙裡——『韌性』。
韌性(Resilience),在心理學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積累。美國心理學會(APA)將其定義為
這個定義強調了韌性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,而非一成不變的特質。
著名心理學家安·瑪斯頓(Ann Masten)教授將韌性視為一種「普通的魔法」。她指出,韌性並非某些人獨有的超能力,而是源於人性中最樸素、最普通的適應力。每個人都有潛力發展出韌性,關鍵在於能否有效利用內在和外部的保護性資源。瑪斯頓教授提出了著名的「雙因素模型」,認為韌性是風險因素和保護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所謂風險因素,就是我們每個人會面臨的各種逆境和壓力 ; 而保護因素則包含個人層面(如樂觀、自我效能感)、家庭層面(如良好的依戀關係)和社區層面(如社會支持)等。韌性的形成,有賴於培育保護因素,並學會調動它們去緩衝風險帶來的衝擊。
套用到職場上,韌性意味著能夠從容應對變革、化壓力為動力,在逆境中尋求突破。我觀察擁有職場韌性的人,往往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:
1. 能接納不確定性:
韌性強的員工明白,變化是職場的常態。他們不會被不確定性嚇倒,而是學會在變局中及時調整心態和策略,保持靈活應變的姿態。
2. 勇於負責:
他們不會把失敗全歸咎於外在,而是勇於承擔責任,從挫折中汲取教訓。他們相信,逆境是磨礪意志的砥石,只要不放棄,總有柳暗花明的一天。
3. 積極尋求支持:
他們懂得向同事、主管和自己擁有的人脈資源尋求建議和幫助,形成互助互信的人際網絡。這種連結,會是他們在逆境中的重要支撐。
4. 保持學習心態:
韌性強的員工把職場視為終身學習的旅程。他們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,提升自我效能感。即使遭遇挫折,他們也會將其視為成長的契機,而非失敗的標籤。
5. 善於自我調節:
他們懂得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,學會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。閱讀、運動、興趣愛好都是他們釋放壓力、修復心靈的利器。這樣的自我呵護,是職場韌性的重要基石。
6. 活出工作的意義:
他們不把工作簡單等同於糊口,善於賦予工作更高遠的意義。或許是幫助客戶、或許是服務社會,亦或僅僅是活出真實的自己。這份使命感,讓他們在逆境中多了一份超越和豁達。
那麼同樣身為普通人的你我,可以怎麼展開揮舞『韌性魔法棒』的練習呢?
美國心理學家布朗(Brené Brown)指出:”脆弱並非弱點,而是展現勇氣的徵兆。唯有敞開心扉,接納自身的缺陷和不完美,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力量。
哈佛醫學院李婭(Ellen Langer)教授發現: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有助提升個人韌性。她說:”我們常困在過去慣性既定的思維模式,忘不掉過去卻又對憂慮未來。“惟有保持覺察,活在當下,才能看清眼前的機遇和資源。
史丹佛大學布瑞許(James Coan)教授研究發現,良好的人際關係可大幅提高個人應對逆境的能力。真誠的連結於他人,可激發我們內在的同理及共感之力,使我們獲得更多勇氣和支持,成就非凡的堅韌力量。
心理學家維克多·弗蘭克爾(Viktor Frankl)曾說:”賦予生命意義的,不是我們從生活中得到了什麼,而是我們給予了什麼。”一旦找到自身的使命和價值,無論前路如何艱辛,這顆永不熄滅的韌性火種都將引導我們堅持到底。
職場一路走來,你我都或多或少都曾徘徊在逆境的低谷,對前景也曾感到迷惘無助。但我相信,每個人內心深處都藏著普通人的超能力,只要你願意去探索、去修煉,它就能點亮你,讓你舞動自己的神奇韌性魔法棒 !